第一百三十六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-《黑丛林特遣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第71军已集结部队在龙陵城下,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在等待给养。谁也没有想到龙陵这一战竟然卡在给养上。

    6月14日,800发山炮弹终于运抵前线。

    宋希濂立即发出第三次总攻令。

    6月15日,第71军各部虽然饿着肚子,但有子弹,一切怨气都射向日军阵地。山炮怒吼、枪弹如箭,大雨如注,陈明仁指挥部队快速向日军阵地发起攻击。下午第87师已攻占了龙陵老城赵家祠堂东北侧街区,进逼西山坡。第88师也攻克了桅杆坡、封家坡。龙陵城内只剩下400多日军,顽固地守着西山坡、红土坡、观音寺、文昌宫等少数据点。

    眼看宋希濂的第三次攻击即将成功。然后战事瞬息变化无常,有时根本让人无法预料。一场恶战即将展开。

    从事后激烈的松山、龙陵战事看,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对敌我兵力估计未免显得过于乐观,对日军战斗力估计不足,虽然左翼宋希濂部的兵力配置远远超过日军,但是战略准备并不充分,特别在后勤准备上。

    由于原定第20集团军为攻击部队,第11集团军为防守预备部队,第11集团军的有关后勤已经拔给了第20集团军。从防守部队转为进攻部队后,第11集团军应编驮马大队5个,实际仅有3个,运输兵团应有9人,也只有4个。加上滇缅公路不通,有关后勤补给就显得更加困难。对这个因素的估计不足,准备不够,致使第11集团军在攻战中受到极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,这个基本的作战要素,竟因为我中国军队表面的兵力优越而被大多数人忽略了。

    这一路走来,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,当然得到的教训也极其深刻!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